01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征
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被误解的复杂人格障碍,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。自相矛盾的是,在这种自大之下,自恋者往往长期体验着一种脆弱的低自尊,只是由于自恋者的自大总是无处不在,同时伴随着很大的不稳定性,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通常非常糟糕。
在实际中,他们稍不如意,就又体会到自我无价值感。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,自己拥有权力、聪明和美貌,遇到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就产生强烈嫉妒心。他们的自尊很脆弱,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,要求别人持续的注意和赞美;对批评则感到内心的愤怒和羞辱,但外表以冷淡和无动于衷的反应来掩饰。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,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,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。这种人常有特权感,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,其友谊多是从利益出发的。
02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
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,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。一般认为其特征主要如下:
1.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、羞愧或感到耻辱(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)。
2.喜欢指使他人,要他人为自己服务。
3.过分自高自大,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,希望受人特别关注。
4.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,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。
5.对无限的成功、权力、荣誉、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。
6.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。
7.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。
8.缺乏同情心。
9.有很强的嫉妒心。
10.亲密关系困难,(婚姻关系,亲子关系等)。
如果症状表现超过五项,即可考虑自恋型人格。
03形成原因
自恋这个词源于希腊神话纳西斯的故事。纳西斯是一位非常英俊的王子。出生的时候,占卜家预言他会因为过于迷恋自己而死。为了避免这个悲剧,唯一的方式是不让他看见自己的样子。于是他的父母收走了所有可以看到影子的物品,如镜子。这位王子平安长大,直到有一天纳西斯王子和朋友们去郊外玩。途中他看到湖边有一个特别漂亮的花,于是他到湖边去看。然后当他低下头时,看到水中有一张俊美无瑕的脸孔。纳西斯如醉如痴地坐在水边,寸步不离,日复一日,不眠不休,不饮不食,只是呆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。也不知过了多久,纳西斯这个本是无情的美少年终于为情而死。他爱自己之深,连灵魂在渡过地府的冥河时,仍凭舟俯视自己的倒影。他死后就化身为水仙花。
弗洛伊德借用这个故事描述了自恋性人格障碍。弗洛伊德把这个定义为原发自恋。他认为婴儿刚出生是自恋的,婴儿的力比多投注于自身。对自身的投注优先于对客体的投注。在婴儿发展的过程就是将力比多从自身转移到周围客体的过程。婴儿通过将力比多向外化,象征化,最终形成完整的人格结构。如果婴儿在发育最初阶段对自我的关注没有投注到周围的客体,就会形成自恋性个人障碍。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治愈的必要条件是移情的发生。而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只关注自己,无法移情到分析师。所以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。自恋型人格障碍是无法通过精神分析治愈的。
04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防御机制
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常用的防御机制是理想化和贬低。他们总是在狂妄自大和一无是处两极之间来回摆动。自恋型人格被自卑感弥漫,为了抵抗自卑感,他们常常表现出浮夸,颐指气使,傲慢,自信,吹嘘自己是上帝。通过理想化的自己来防御自卑感。一旦理想化的自己被现实戳破,他们就会从对自己的自夸变成对自己的贬低。他们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,羞愧,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对自己的贬低会让他们更加自卑,自体感更加脆弱。与此同时他们也更加依赖理想化来对自己的无能进行防御。
自恋性人格还会把自己的无能感投射给他人。他们无法忍受别人的无能,于是通过攻击,贬低他人来处理自己的无能感。自恋型人格也会把理想化投射给他人。从而强化自己无能自卑感,他们会觉得别人是完美的,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理,导致他们自我理想化的破灭,进入自我贬低阶段。自恋性人格的这些特点会导致他们很难建立起亲密关系。
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类型分为外显型和内隐型,也可以形象地分为厚脸皮型和薄脸皮型。对于外显型表现为妄自尊大,傲慢无礼,眼高手低。对于内隐型,表现为自卑,唯唯诺诺,抑郁悲伤。这两种类型恰恰是防御机制运用侧重点的不同。对于外显型来说,他们更多的对自己使用理想化防御机制,而把自己羞愧的那一部分投射给他人,然后使用贬低的防御机制,对他人进行贬低。而对于内隐型来说,恰恰相反。他们对自己进行贬低,而对他人理想化。
05遗传生物学原因
从遗传生物学看待自恋问题。观察表明确实有一部分婴儿对内隐性情感明显。直觉天赋较高,对养育者的情感心领神会。长大以后他们很难分清什么是自己的情感,什么是他人的情感。这类天才婴儿很容易沦为养育者自恋的延伸。在相同的环境下,这个婴儿更容易出现自恋问题,也要求父母对这里婴儿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。
06家庭环境原因
从自体心理学看待自恋问题。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科胡特颠覆了弗洛伊德的观点。他认为自恋是客体没有恰当回应的创伤所导致的。他认为自体客体体验是每个人的毕生追求。在婴儿时期,婴儿会期望和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建立亲密关系。婴儿需要从养育者那里获得安抚,共情,保护。这些都需要养育者提供,如果养育者没有提供足够的共情,就会引起婴儿的自体受挫,转而把自恋转向自己。自体心理学认为自恋型人格属于缺陷而不是冲突。
一部分家庭的父母本身就是自恋型人格。这类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完美,只有儿童成为某个角色,完成某种任务的时候才能获得赞赏。一旦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,儿童就会被无情贬低,攻击。儿童慢慢形成了这样的感觉,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是危险的,不被接纳的。儿童会渐渐形成“假性自体”,并通过“假性自体”与外界打交道。因此当儿童的行为背离父母时,儿童是否能够得到支持很重要。遗憾的是大部分具有自恋性人格的父母很难做到这点,于是就形成了自恋人格的代际传递。
正常的父母也可能培养出自恋人格的孩子。有些父母的过于溺爱是原因之一。如果父母一直夸奖,过度纵容也会导致自恋问题。孩子会感觉到被评头论足,会为了追求父母的夸奖,刻意做能引起夸奖的事情。同时如果夸奖不符合现实原则,孩子会怀疑自己的真实胜任能力。还有一类父母在自己的童年饱受创伤,总会对孩子说,你和我不一样,你想要的一切都有,会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,达成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。孩子会很困惑,没有谁能够什么都有。当孩子把自己的自信,自尊和父母的目标相连是非常有害的。
07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治疗
自恋人格的来访者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,很难形成移情。对于精神分析经典理论来说是不可治疗的。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自恋人格是存在移情的。移情的对象是自体客体。自体客体移情有三种形式,分别是理想化自体客体移情,镜映自体客体移情,孪生自体客体移情。来访者把自体功能的一部分投射给治疗师。试图从治疗师那里获取自尊和自体客体体验,治疗师被当做维持自尊的工具。来访者可能会对治疗师不屑一顾,极力攻击,也有可能会对治疗师理想化,认为治疗师是全能的。贬低和理想化都是来访者的投射。两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,会在治疗中会互相转化。
治疗的目标是接纳自我,放弃理想化和贬低他人。对于自恋性障碍的来访者往往欲速而不达。治疗师需要对自己的缺点持不含偏见的态度,促进来访者的内省。治疗师需要创造机会使自恋者正视自己的问题,让自恋者认识到对人际关系的依赖。对于这类来访者,更多的是依赖治疗师本身的力量,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来访者。澄清,解释,往往收效甚微,而且容易伤害来访者脆弱的自尊,导致治疗关系的破裂。
科胡特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恋型患者。认为他们是营养不良的植物,缺乏阳光雨露。如果给予阳光雨露就能重启中断的人格发展,有机会重新发展成一个健全的人格。治疗方法为宽容的接受来访者,并持之以恒的共情。关注治疗师的错误对来访者的影响。共情失败会对来访者造成毁灭性的打击。同时也是治疗的契机。治疗师应该承认错误,当面表达歉意,同时避免过分自我谴责。这会让来访者认为犯错是十分罕见的,理应严格惩罚。这样会被来访者认同,强化内心的贬低防御。科胡特的疗法被认为是支持性疗法的亚型,比较适用于内隐性抑郁患者。
肯伯格认为自恋型患者是由于早年偏差导致的心理结构异常。类似于植物基因突变,长成了异种植物。肯伯格认为应该对理想化进行面质,剪除畸变,正本清源。治疗师需要在来访者的自体内部和外部客体之间转换。肯伯格的治疗方法融合了客体关系,自体心理学多种流派。实际上每种理论均有适合的人群,具体使用哪个治疗理论和来访者工作,需要咨询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准确的判断。
自恋型人格障碍是需要治疗的,症状本身不可能痊愈的,它对患者的身心、生活、学习、工作、社交都会有不可估量的损失,自我很难发现之,对周围的亲人和朋友造成很大的困惑。